主页 | 中文 | English

网络分享

神经语言学:人脑语言功能研究的必经之路

时间 2014-07-04 22:02:55
2013年10月29日 14: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15期 作者:薛倩

  【核心提示】神经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涉及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神经语言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神经语言学部门研究及与中国人脑健康密切相关的神经语言学应用研究。

  有科学家预言,人类将在21世纪取得脑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也有科学家称:“20世纪是基因的世纪,而21世纪则是脑的世纪。”

  与知觉、情感、记忆相比,语言功能无疑是人脑最为高级的功能。这使得人脑的语言功能研究成为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核心课题,专门研究大脑与语言关系的神经语言学也由此产生。目前,由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杨亦鸣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并且该课题组已在国际脑科学顶尖杂志《脑》(Brain)上发表了重要成果。

  据介绍,该课题预计于2014年完成,其最终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神经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并加大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推广。

  学科及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近些年,国内外的神经语言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个学科的发展来看,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对此,杨亦鸣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少研究者并非语言学学者,学科研究中很多语言自身的基本规律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研究者缺乏对神经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和学科构建的整体思考,造成研究相对零散,对许多核心问题研究也未能有效深入。他同时认为,神经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整合和构建是人脑语言功能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外,杨亦鸣认为,建立符合人脑生物本质和加工实际的科学、系统的语言学理论,必须依赖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神经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由于神经语言学基础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因而也未能形成神经语音学、神经句法学、神经语用学等分支结构体系;相关的神经语言学课程和人才培养等学科建设项目也有待深入开展。

  实现文理工方法的跨学科结合

  神经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涉及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神经语言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神经语言学部门研究及与中国人脑健康密切相关的神经语言学应用研究。

  在神经语言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神经语言学部门研究上,杨亦鸣开创性地提出了神经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互证的研究方法,即以语言理论假设作为神经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前提,以神经语言学实证研究验证和修正语言理论,从而拓展了语言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新思路,提供了跨学科操作的范例:在研究内容上,涉及了神经解剖学、临床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实现文理工方法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在学科人才培养上,强调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其中,“与中国人脑健康密切相关的神经语言学应用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丹丹告诉记者,其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该研究已涉及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语音、语义、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其近期研究重点将着力把调查对象细化到具体亚类型儿童,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

  多出领先国际的原创性成果

  “课题最为可贵的不是停留在具体的研究上,而是提出学科体系建构,同时开展学科建设研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语言学评审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文史哲学部主任江蓝生研究员如此表示。

  谈及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的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积家认为,当前的目标是建立一门学科和构建学科体系,这对我国神经语言学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他还认为,我国科研人员应多出领先国际的原创性成果,提出原创性理论,让国外的研究者借鉴和验证我们的研究。杨亦鸣也表示,通过课题的学科建设研究,可以进一步凝练神经语言学的学科方向,为我国神经语言学学科的发展繁荣和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推广提供更好的平台。

  课题组成员、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辉认为,要进行具体的科学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研究不能是空洞抽象的,而是要具体到学科方向的凝练、教材编写、人才培养、学科队伍建设和学术平台搭建等方面。此外,建立全国性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会也应该是学科建设的一部分。

  在采访中,杨亦鸣特别提到,作为当代学术前沿的神经语言学完全符合当代前沿科学学术研究的形态特征,其研究成果切实推动、深化和引领了当代科学研究,在人力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分配上改变了当代语言学甚至当代科学原有的格局,充分体现了神经语言学对语言学学术创新的贡献力、对相关前沿科学创新的贡献力以及对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推动作用。


转载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